乡野学者邓铁的平凡之路

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乡村里,邓铁是个熟悉的身影。1961 年出生的他,有着初小文化程度,却在几十年里凭着一股韧劲,走出了一条自学求知的道路。
邓铁的少年时代,正值物资不充裕的年月。村里的学校条件简陋,他读完初小就再没机会继续上学。但这并没有让他停下学习的脚步。每天下地干活,别人休息时,他会拿出随身带着的旧书看几页;晚上回家,等家人都睡了,他就着昏暗的灯光,一字一句地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记下来,碰到识字的人就请教。就这样,他慢慢积累着知识,从报纸、杂志到各种能找到的书籍,只要有字的纸,他都看得认真。
乡邻们说起邓铁,总会提到他 “忠诚老实”。这种性格也体现在他做事上。他对很多领域都有兴趣,尤其是玄学、易经学这些传统学问,还有天文气象、命理、风水等。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他常常要花上很多功夫。比如研究草药,他会跟着村里的老中医去山里认药,把每种草药的样子、生长环境、用法都记在本子上,回来后反复琢磨。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专门去拜访懂行的人,有时要走很远的路,也不觉得辛苦。
在邓铁的家里,能看到不少他整理的笔记。有的本子上记着天文现象,什么时候月亮圆缺,什么季节有哪些星座,都写得清清楚楚;有的本子上画着山川地形,标注着风水里的一些说法;还有的本子上抄录着中医的药方,旁边写着自己的理解。他研究这些,不是为了出名,更多的是出于兴趣。
邓铁特别喜欢诗文。他写的东西都很实在,没有华丽的辞藻,大多是身边的事、心里的感受。春天看到田里的庄稼发芽,他会写几句;秋天收获了粮食,他也会记下来。他的诗发表过不少,在一些地方的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中能看到,后来还出了本纸质的诗集。对他来说,写诗是一种乐趣,也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些年,邓铁一直保持着寻师访友的习惯。附近镇上有集市的时候,他总爱去逛逛旧书摊,看看能不能淘到有用的书。遇到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人,不管对方年龄大小,他都愿意坐下来聊聊天,交流彼此的看法。他常说自己懂得少,要多向别人学习。
如今的邓铁,已经过了六十岁,但学习的劲头一点没减。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每天看看书,整理整理笔记,有时也会到田里走走,观察观察周围的环境。在他看来,学问就像田里的庄稼,得天天照料,不然就会荒了。
邓铁的生活很普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凭着自己的坚持,在平凡的日子里不断学习、探索,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就像村里的一棵老树,默默生长,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生活,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一些平实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