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延伸
—— 记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讲师刘晓梅

刘晓梅,河北衡水景县人,1974 年出生。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中华传统礼规学教育传承老师 ;荣获《中国诗书画协会民间艺术创作基地》“中华传统礼规教育传承保护宣传” 先进个人称号 ;担任 CCTV 央视大采风栏目采编 ;持有全国第四届非遗教师培训证 ;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 ;具备高级传统文化讲师资质 ;还是河北省传统礼规文化传承山东德州工作站负责人 。2008 年,刘晓梅开始从事传播传统文化工作,热爱公益事业,2025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传承讲师,自 2008 年起,便致力于宣传、传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礼规学教育,直至今日。
村边的小溪清澈见底,溪水潺潺流过,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溪边长满了野花野草,五彩斑斓,点缀着这条生命的纽带,偶尔有几只蝴蝶或蜜蜂在花间翩翩起舞,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景县野林庄村,一个远离尘嚣,藏匿于自然怀抱中的宁静村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田园风光画卷,让人流连忘返。1974 年,刘晓梅就出生在这个水乡环绕、美丽质朴的村庄,那里有爷爷奶奶,还有她喜欢的菜园、小溪、老井,留下了童年的足迹。
小时候,刘晓梅最喜欢的就是和爷爷一起听《三国演义》评书,听爷爷奶奶讲仁德、忠义、智慧品质的英雄形象,奶奶讲礼义廉耻、家规家风。爷爷奶奶都是乐善好施、经常帮助有困难乡亲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给刘晓梅幼小的心灵打上了难忘的烙印。刘晓梅的父亲、母亲都是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也继承了爷爷的优良品格,乐于助人,孝顺老人,和睦兄弟,给刘晓梅树立了榜样。母亲很善良,为人包容乐观,待人热情,是村里公认的好人,得到乡邻的称赞,她教给刘晓梅懂得做人做事的规矩道理,讲和睦、忍让、包容,礼貌待人,尊重他人,以诚处事,规规矩矩做人,孝敬老人。长辈父母的这些影响,也为刘晓梅以后走向弘扬中华传统礼规学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小就深受家庭的影响,当然那时还不知道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但对刘晓梅以后追求宣传中华礼规教育奠定了启蒙,在她心中埋下了一个梦想,使得她为今后用炽热且坚持的情怀,苦苦追寻那个心中的梦想。
1996 年,刘晓梅结婚到景县西场村,离开了养育自己的故土和那些熟悉的父老乡亲,面对不熟悉的村民和一个陌生的村庄,刘晓梅有着孤独和莫名的惆怅,好在她有着为人处世的基础教育,很快就和村里的乡亲有了熟悉的交往。她为人谦恭随和的性格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公婆的家风家教以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对中华传统礼规文化的个人认知对刘晓梅进行教化。结婚后母亲也经常教化她人生在世,要学会感恩,孝敬老人、家庭和睦、懂得包容,如何教化他人知道感恩!母亲的谆谆教导和鼓励,使刘晓梅更加坚定地走向弘扬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礼规学之路,丈夫刘延忠也感受到了礼规教育给家庭带来的改变,也更加默默无私地支持,这些都起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006 年,由于身体原因刘晓梅踏上了追求健康之路,走入了空间医学,结识了正定县康复理疗院创始人郭志辰教授,通过治疗和认真学习空间医学知识,身体得到了康复,认识到了疾病和生命、生活之间的关系、宇宙生命的多样化,渐渐的通过实践和摸索,经过不断的学习,苦苦追求人生真谛的大道。在治病的过程中,发现病人有些病不是治好的,而是在机缘巧合下自然消失的。期间,在好心人的推荐下和传统礼规学结下了缘,遇到了一个终生难忘的贵人李爱军先生。
李爱军是河北正定县人,河北省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强年画传承人,中华传统礼规学传承人。李爱军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礼规学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研究,并取得很多成就,拥有宝贵的经验。


2008 年,是刘晓梅真正踏上和追求弘扬宣传中华礼规学的开始。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她以自己学到和父辈教育的认知,以与人为善,服务公众的思想为理念,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宣传一些善人善举,虽然时间和精力付出很多,但收效甚微。在这期间,经过李爱军先生的帮助,认识了一位终身难忘的第二个贵人王广桥老师。
王广桥是河北省霸州人,中国非物质文化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中华传统礼规学教育传承老师;河北省霸州市文化名家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协会理事,央视智慧中国当代最佳文化传承金牌讲师,及中国当代国家优秀非遗文化传承人,中国书画艺术国家一级传承讲师。王广桥老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礼规学同样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研究,并取得很多成就,拥有丰富宝贵的经验。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话说起来容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失传 100 多年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如果一个人走在上百人上千人都没有走过的路上,首先经历的是痛苦、孤独与寂寞。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仅好多人不理解、嘲讽,而且在给病人调理过程中,身体也遭受到了残酷的打击,病人好了,自己却起不来了,究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是怎么了?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无论对家庭和个人,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家人也担心,纷纷劝刘晓梅放弃不要再做下去,以保证身体和家庭的稳定。
面对现实如此大的打击和压力,刘晓梅知道此时如果退却,那就证明走的路是错的,只有前进才能走出生命危险的阴影。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将如何抉择?此时的彷徨无助,心情一度苦闷,经过一段黑暗时间的反思,她感到虽然自己走过弯路,但前辈的教育无疑是对的,可今后的路如何走是最重要的。


正在刘晓梅痛苦徘徊彷徨之时,在李爱军先生和王广桥老师的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下,再一次燃起了深入学习的决心,继续向前走出来,认真学习践行中华传统礼规学的大文脉,开阔视野,走出瓶颈,打破个人对事物认知的局限性。在李爱军先生和王广桥老师的指导下,不但开阔了刘晓梅的视野,并指出了方向:到如今怎么结合当代潮流做到承上启下,具有现实精神和中国特色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传承 5 千年的根本,我们这辈人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发展继承,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从此刘晓梅真正踏上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礼规学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重要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以及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年画将远古时期的图腾信仰、祖先崇拜、圣人之道融为一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重托,年画源于远古时期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信仰的影响,是 “桃符” 文化的滥觞。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 “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在识字率不高的年代,被称为 “挂在墙上的电视机,看图识字明理的大众读物”。它不仅点缀着中国人五彩缤纷的年节,装饰美化高雅的家居环境,还担负着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等重要职能 。年画来源于大量的民间题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恰是一部地域文化词典,映射出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其丰富的内容彰显出农耕文明 “大百科全书” 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品格,大国信仰、全民信仰,中国式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规一脉相承贯穿古今,实现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同根同祖同源,和谐和睦和平共生共存共享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诠释与表达,被赋予了更完善的文化象征和精神象征。年画今天已成为可以流通的文物,是宝贵的复兴中华文明、传承民族千年传世美德,恢复民族精神家园、办公机关的载体和桥梁,在复兴中华文明的今天,即籍以举行孝宗敬祖,趋祥纳福,传承文明,警钟长鸣。它寓教于乐,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既振奋了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美德,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提高了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


玉麟轩系列品牌武强木板年画,在十余年的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传承实践中,蕴含厚重的中华传统礼规学 —— 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长效教育、时时教育、方便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大国信仰、全民信仰机制及中华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由过去民间的散乱不规则传承,走向了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元素更加浓郁庄严!民族精神家园传承更加完善、文明、方便,更环保!使邪教和迷信赖以滋生的土壤得以彻底消弭,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之本来面目。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在世界精神家园之林建设中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领域的颓废、彷徨、失落、不甘的尴尬历史状况!消除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隐忧,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06 年 5 月 20 日,武强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大试点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年画,浓缩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灵魂操守、价值情感,伴随花开花谢、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年年新企盼,新样貌!增了年轮添了岁月,几多沧桑,几多恩怨,任水流… 在这样似水年华流变中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终极寄托,于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年画也就演变成了神仙乐土、圣佛道场,凝结了百姓家国天下兴衰繁茂的无字真言。道破天机,只待有缘…… 红旗展,大道兴,共和谐,天下平。
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德宝轩书画艺苑以经营年画为主,创办人李爱军和王广桥相互借鉴学习,逐渐形成自己宣传中华传统礼规学体系结构。以玉麟轩系列品牌武强年画为载体,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人伦道德礼仪规矩,专业的演讲被听众认可,其影响力也空前地从有几十人扩大到几百上千人,当你感动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在无形中感动着你。
2023 年,刘晓梅团队受邀到德州二屯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年画润童心活动。通过以木版年画为载体为孩子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内涵,孩子们脸上热情洋溢的笑容,充满着对非遗文化、对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兴趣高昂,通过耐心的讲解,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礼规文化的独特魅力,对祖先智慧的敬仰和对中华文化的渴求与企盼!让刘晓梅真正体会到让中华传统礼规学文化链接先祖与孩子们的亲情纽带,血脉相传承的桥梁!真诚企盼中华传统礼规教育走进千家万户,福泽千万家!


一位教品德课的初中教师,孩子在家躺平不去上学,夫妻冷战几个月不说话,通过刘晓梅的讲解,触动了内心,深刻地反省,自查找到自己的真正原因,夫妻和好,对公婆开始孝敬,懂得了感恩,换位思考以后,深有感触地对教育学生会更好地言传身教,让孩子们在学校也能得到真正的品德教育。她很感激刘晓梅的帮助,让家庭和谐了,解决了她最苦恼的事儿。像这样的例子在刘晓梅身上发生了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
十几年来,刘晓梅带领团队的兄弟姐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困难面前砥砺前行,用无私奉献付出正心、公心、慈心,无论风寒酷暑。坚持用满腔热忱和实际行动宣讲中华传统礼规文化,让很多群众受益,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突出贡献。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晓梅十几年来为弘扬中华传统礼规文化默默付出,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并获得了诸多荣誉。她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中华传统礼规学教育传承老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国家一级传承讲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CCTV《艺术名家》栏目《艺术传承》栏目授权德州德缘轩书画艺苑中国传统文化研学基地。
刘晓梅说荣誉是对过去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鞭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人人有责,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美德人人有责,我也要用我的有生之年不遗余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话很朴实,却让所有人深受鼓舞,愿刘晓梅的传统文化之路越走越远,越来越宽,愿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些人手里继续传承,让更多的子孙后代受益!